弱磁性鐵礦石磁化焙燒研究
磁化焙燒-磁選法能夠有效地處理一些難以用常規(guī)方法處理的低品位鐵礦石,也是目前最有效地處理低品位難選鐵礦石的方法之一,特別是對鮞狀赤鐵礦和鮞狀含磷赤鐵礦。早在幾十年前,美國、日本、德國等國已經(jīng)開始用焙燒的方法處理低品位鐵礦石了。在早期,由于當時選礦技術水平低,我國齊大山選礦廠也曾經(jīng)采用焙燒的方法處理過紅鐵礦石,隨著選礦技術的發(fā)展,該技術被反浮選工藝所取代。由于我國大部分鐵礦石都是貧鐵礦,隨著鋼鐵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,我國對鐵礦石需求量不斷增大,磁化焙燒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,國內(nèi)學者在磁化焙燒方面也做了許多研究,并在工業(yè)中逐步得到推廣應用。
1、赤鐵礦
蔡輝蓮等以白去鄂博礦床西礦赤鐵礦為原料,進行了“磁化焙燒-磁選”、“弱磁-反浮-強磁”、“弱磁-反浮-絮凝”和“弱磁-強磁-絮凝”工藝流程的試驗研究,研究表明:采用“磁化焙燒-磁選”工藝流程,獲得的選礦技術指標最好,在焙燒溫度為650℃,褐煤用量為4%,焙燒時間為45min的條件下,當原礦鐵品位為27.99%時,可獲得主要選礦技術指標為:鐵精礦品位64.07%,鐵回收率為82.35%。沈慧庭和周波,等以文本某地鮞狀赤鐵礦為原料,采用“磁化焙燒-磁選”工藝流程,獲得主要選礦技術指標為:原礦鐵品位為48.95%,鐵精礦品位為61.60%,鐵回收率為96.65%。
王成行以云南某地含磷鮞狀赤鐵礦為原料,原礦鐵品位為43.63%,磷品位為0.75%,采用“磁化焙燒-磁選”工藝流程進行研究,研究表明:在焙燒溫度為850℃,無煙煤用量為4%,焙燒時間為60min條件下,獲得的最佳選礦技術指標為:鐵精礦品位為58.40%、鐵回收率為87.86%,含磷品位為0.71%,含磷品位并沒有明顯降低,采用稀硫酸對鐵精礦進行酸浸,最終得到鐵精礦鐵品位為59.35%,鐵回收率為86.65%,含磷品位為0.18%,磷脫除率為75.41%。劉安榮,等以貴州赫章含磷鮞狀赤鐵礦為原料,采用“磁化焙燒-磁選-酸浸”工藝流程研究,“磁化焙燒-磁選”獲得鐵精礦鐵品位59.21%,鐵回收率70.32%,含磷品位0.43%,對磁選精礦進行酸浸,鐵精礦含磷品位從0.43%下降到0.18%。
王秋林等以白去鄂博礦床西礦高磷鮞狀赤鐵礦為原料,原礦鐵品位為43.11%,含磷品位為0.85%,采用“焙燒-磁選-反浮選”工藝流程進行研究,得到最佳焙燒條件為:焙燒時間為90min,焙燒溫度為850℃,煤粉用量為10%,“磁化焙燒-磁選”獲得主要選礦技術指標為:鐵精礦鐵品位59.47%,鐵回收率85.72%,含磷品位0.65%,將磁選鐵精礦進行陰離子反浮選,最終得到鐵精礦鐵品位61.88%,鐵回收率為79.95%,含磷品位為0.25%。張漢泉等以白去鄂博礦床西礦某含磷鮞狀赤鐵礦為原料,原礦鐵品位43.76%,含磷品位0.84%,經(jīng)“磁化焙燒-磁選-反浮選”工藝流程處理后,最終獲得鐵礦精礦品位59.87%,鐵的回收率為71.08%,含磷品位0.28%。
唐曉玲,等對酒鋼選礦廠“磁化焙燒-磁選-陽離子反浮選”工藝流程的生產(chǎn)實踐進行研究,原“磁化焙燒-磁選”工藝流程,獲得鐵精礦品位為56.5%左右,SiO2+Al2O3含量在11%左右,經(jīng)過多年的研究,增加了陽離子反浮選流程,2008年4~7月的工業(yè)生產(chǎn)結(jié)果為:給礦鐵品位為55.19%,反浮選鐵精礦品位為59.99%,鐵回收率為94.72,SiO2+Al2O3含量為6.2%。
2、褐鐵礦
朱德慶等以安微某低品位褐鐵礦石為原料,原礦鐵品位為48.01%,進行“磁化焙燒-磁選”工藝研究,確定最佳焙燒條件為:焙燒時間為15min,焙燒溫度為850℃,煤粉用量為5%。通過X射線衍射分析可知,褐鐵礦幾乎全部轉(zhuǎn)化為磁鐵礦,最終獲得鐵精礦鐵品位為62.94%,鐵回收率為87.99%。張茂等以云南某貧褐鐵礦為原料,原礦鐵品位為37.54%,同樣進行“磁化焙燒-磁選”工藝研究,最終獲得鐵精礦品位為62.19%,鐵回收率為86.99%。
關翔以新疆某赤鐵礦石為主要原料,原礦鐵品位為24%左右,進行“磁化焙燒-磨礦-磁選”工藝研究,研究表明:采用“磁化焙燒-三段磨礦-磁行列這”工藝流程,可獲得主要選礦技術指標為:鐵品位為58.25%,鐵回收率為66.00%。用“磁化焙燒-二段磨礦-磁選”工藝流程,可獲得主要選礦技術指標為:鐵精礦鐵品位為55.29%,鐵回收率為70.37%。
張裕書等以四川某褐鐵礦為原料,進行“磁化焙燒-磁選-反浮選”工藝研究,確定最佳焙燒條件為:焙燒時間為90min,焙燒溫度為700℃,煤粉用量為20%。可獲得鐵精礦鐵品位為60.59%,鐵回收率為79.30%。
張漢泉等以湖北黃梅褐鐵礦為原料,原礦鐵品位為30.65%,進行“閃速磁化焙燒-磁選”工藝研究,確定最佳焙燒條件為:焙燒氣氛CO濃度保持在2.50%~4.10%,焙燒溫度為850~950℃,固氣比為0.5~0.8kg/m3,經(jīng)一次弱磁粗選和兩次弱磁精選后,可獲得鐵精礦鐵品位為60.67%,鐵回收率為94.49%。
3、菱鐵礦
劉小銀等以陜西大西溝菱鐵礦為原料,原礦鐵品位為21.21%,進行“閃速磁化焙燒-磁行列這”工藝研究,獲得最佳焙燒條件為:反應爐進氣CO濃度在2.00%~3.00%,焙燒溫度為900~960℃,最終獲得鐵品位為56%左右,鐵回收率為80%左右。
羅良飛等以昆鋼五家灘菱鐵礦為主要原料,原礦鐵品位為27.98%,進行“常規(guī)焙燒”和“閃速焙燒”試驗對比研究。研究表明:常規(guī)焙燒的最佳條件為:焙燒溫度為850℃,礦層厚度為8.3~16.7mm,焙燒時間為80min。焙燒產(chǎn)品經(jīng)磁選后,可獲得鐵精礦鐵品位為57.5%左右,鐵回收率為85%左右。將鐵精礦進行陰離子反浮選獲得鐵品位為58.64%,鐵回收率為22.59%,而浮選尾礦鐵品位高達57.05%,陰離子反浮選幾乎沒有分選效果,而將鐵精礦進行陽離子反浮選獲得鐵品位為58.79%,鐵回收率為67.28%,浮選尾礦鐵品位為54.70%,陽離子反浮選效果也不理想:“閃速焙燒-磁選”工藝主要指標優(yōu)于“常規(guī)焙燒-磁選”工藝,在相近鐵精礦品位條件下,閃速焙燒-磁選工藝能得到鐵回收率比常規(guī)焙燒-磁選工藝高5%左右。
王秋林等以重慶綦江鐵礦為原料,礦石主要含菱鐵礦和赤褐鐵礦,原礦鐵品位為43.30%,采用“磁化焙燒-磁選”工藝流程,獲得鐵精礦鐵品位60.03%,鐵回收率為88.58%,然后利用捕收劑HOSS對鐵精礦進行陰離子反浮選,最終獲得選礦技術指標為:鐵精礦鐵品位60.84%,鐵回收率86.99%。
4、多金屬共(伴)生礦
龔恩民等對某含鐵氧化鉛鋅礦進行選礦研究,原礦中鋅品位為12.55%,鉛品位為2.25%,欠缺品位為49.10%,研究表明:“焙燒-磁選”工藝流程最佳焙燒條件:焙燒溫度為950℃,煤粉用量14%,焙燒時間為60min,最終獲得了鐵精礦鐵品位為60.95%、鐵回收率為80.55%,而且75%的鋅金屬存在與煙塵中,可以通過回收氧化鋅煙塵來回收鋅。
李光輝等以印度尼西亞某紅土鎳礦為原料,采用“還原焙燒-磁選”工藝制取鎳鐵合金的原料,研究結(jié)果表明:在焙燒溫度為1100℃,焙燒時間為60min條件下,在無添加劑時,“焙燒-磁選”獲得磁性產(chǎn)品中,鎳品位為2.0%,鐵品位為57.20%;存在鈉鹽添加劑時,“焙燒-磁選”獲得磁性產(chǎn)品中,鎳品位為2.0%,鐵品位為57.20%;存在鈉鹽添加劑時,“焙燒-磁選”獲得磁性產(chǎn)品中,鎳品位為7.5%,鐵品位為80.50%。而且存在鈉鹽添加劑時,鎂橄欖石及頑輝石的含量更少,達到了生產(chǎn)不銹鋼的要求。
綜上,在處理弱磁性鐵礦石時,國內(nèi)學者采用“焙燒-磁選”工藝流程,獲得了優(yōu)于其他工藝流程的選礦指標。針對某些含磷高的弱磁性鐵礦石,有些學者則在“焙燒-磁選”工藝的基礎上,增加了反浮選或酸浸流程,使鐵精礦的含磷品位得到了進一步的降低。